pcb绘制流程(pcb绘制过程中,元件布局和走线原则)
PCB绘制流程(PCB绘制过程中,元件布局和走线原则)
随着电子技术的飞速发展,电子产品越来越普及,而PCB板在电子产品中扮演者不可替代的重要角色。作为实现电路功能的载体,其所作用的越来越广泛。因此,PCB设计与制造的效率和质量成为了重要的关注点。本文将从PCB绘制流程和PCB绘制过程中,元件布局和走线原则两个方面进行介绍。
一、PCB绘制流程
1.基础资料采集:首先需要收集电路原理图、器件清单、外围构成等信息以及其他特殊需求要求如外形尺寸、工作环境等。
2.原理图转换:利用EDA软件将原理图转化成PCB设计软件支持的格式。
3.器件布局:确定电路中各部分组件(如芯片、电容、电阻等)的位置关系,并利用器件自身的性质、尺寸、排列及热量等特征进行器件优化布局。
4.电路连接:根据电路设计要求进行电路线路的连接。
5.走线和面对面:根据器件布局和电路连接规划各分层布线和细分走线,为后续焊接做好塞位。
6.出图生产:基于PCB设计软件的接口,将PCB板导出生产文件并进行样板生产。
二、PCB绘制过程中,元件布局和走线原则
1.元器件布局要点
1)元器件的布局必须充分考虑到电子元器件的特殊性、通信性、脆弱性等因素,并做到尽量合理利用布局面积,确保相邻元器件间的距离合适,以便可以互补补充。
2)能源元件如滤波器、变压器,应尽量挨近电源输入部份,半阻抗、共阻抗元件要尽量布局对称,负载和接口的器件要布置在一起。
3)不能冲突的元器件要放置在不同的电路板上,如芯片和电感要考虑噪声问题,将再破坏器件间的距离。
4)由于脆弱性,机械强度最小的元件如电容、电感应尽量位于电路板中央,距离主接黄较远,防止其坏道、短路或者因接口塞位不足而发生过桥现象。
5)电源电感应尽量距离主接黄,防止磁场对整个电路的影响并进行屏蔽。
2.走线原则
1)原则上走线的宽度要满足线宽要求,但是线宽过小可能会导致PCB板导线阻抗过大,因此走线的线宽要根据电路板的高低压电路来选择。一般情况下对于高速数字信号线、高频模拟信号线或者光纤信号线使用较宽的线宽,防止信号损耗。
专业PCB线路板制造厂家-汇和电路:15602475383
如若转载,请注明出处:https://www.hhfpcbs.com/700.html